日前,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要樹立大科普理念,構建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格局,標志著新時代推進科普工作的系統布局已經形成。
9月15日,孩子們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湖頭鎮(zhèn)雙河村科技館觀看“火山噴發(fā)”模擬實驗。當日,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啟動。杜昱葆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高。當前的科普已經形成了“黨的領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社會協同、開放合作”的建設模式,《意見》也分別規(guī)定了各級黨委和政府、各行業(yè)主管部門、各級科協、各類學校和科研機構、企業(yè)、各類媒體、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公民在科普中應該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應該說新時代大科普理念的樹立,大科普發(fā)展格局的形成更需要各方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只有全國一盤棋,勁往一處使,才能更好地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各級黨委和政府承擔著科普工作的領導責任,在科普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落實、把科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等方面,更需要發(fā)揮領導責任,因為“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該駛去哪一個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來的風都不會是順風”。貫徹落實科普工作的領導責任還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科普工作全過程,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屬性,強化價值引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為科普工作的協同推進制定規(guī)劃、指明方向、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進一步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一重要論斷的貫徹落實。
9月15日,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思源實驗學校舉行的科普日宣傳活動現場,學生們觀看機器人表演。曾勇 攝
作為科普工作的行政管理單位,各行業(yè)主管部門在具體工作中,需要推動科普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同時充分聯絡各有關單位用好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注重科普能力建設,以表彰獎勵等形式對科普工作予以切實的支持。
作為開展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科協是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在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中發(fā)揮著牽頭職責,而“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chuàng)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科技資源應該成為科普的“源頭活水”,各類學校和科研機構有著豐富的科教資源和完善的科研設施,而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科普資源和內容,有條件的可以探索科研實驗室對公眾開放,這將有助于讓公眾了解前沿科技,培養(yǎng)公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時也將更進一步推動科研與科普的有機結合,實現“雙向奔赴”??破諔摮蔀槠髽I(yè)的社會責任,企業(yè)也應該提高對科普重要性的認識,并且在相關工作環(huán)節(jié)納入科普的有關內容和要求,通過科普的形式有助于提高企業(y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公眾對相關品牌和產品的認知。
一直以來,媒體都是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社交媒體時代,科普更需守正創(chuàng)新,一要守住科學性是科普的靈魂這一原則和標準,二要創(chuàng)新各種傳播形式和方式,同時要加強優(yōu)質科普內容的供給力度,讓公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到科學、可信的內容。科技工作者被稱為科普的“第一發(fā)球員”,他們不僅是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發(fā)現者、生產者、創(chuàng)建者和弘揚者,更應該是傳播者。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打破科技工作者做科普的四不“窘態(tài)”,改善他們做科普的方式、方法、技巧,并且提升科普能力,讓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真正發(fā)揮效果。
科普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公民個人身上,目的是讓公眾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識,并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而作為公民個人,需要把學習、掌握和運用科技知識變成自覺行動,用科學來指導個人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也是提升個人的科學素質。
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更需全社會共同承擔起這一責任,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科普網
審核:熊毅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fā)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fā)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要樹立大科普理念,構建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格局,標志著新時代推進科普工作的系統布局已經形成。
9月15日,孩子們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湖頭鎮(zhèn)雙河村科技館觀看“火山噴發(fā)”模擬實驗。當日,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啟動。杜昱葆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高。當前的科普已經形成了“黨的領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社會協同、開放合作”的建設模式,《意見》也分別規(guī)定了各級黨委和政府、各行業(yè)主管部門、各級科協、各類學校和科研機構、企業(yè)、各類媒體、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公民在科普中應該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應該說新時代大科普理念的樹立,大科普發(fā)展格局的形成更需要各方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只有全國一盤棋,勁往一處使,才能更好地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各級黨委和政府承擔著科普工作的領導責任,在科普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落實、把科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等方面,更需要發(fā)揮領導責任,因為“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該駛去哪一個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來的風都不會是順風”。貫徹落實科普工作的領導責任還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科普工作全過程,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屬性,強化價值引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為科普工作的協同推進制定規(guī)劃、指明方向、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進一步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一重要論斷的貫徹落實。
9月15日,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思源實驗學校舉行的科普日宣傳活動現場,學生們觀看機器人表演。曾勇 攝
作為科普工作的行政管理單位,各行業(yè)主管部門在具體工作中,需要推動科普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同時充分聯絡各有關單位用好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注重科普能力建設,以表彰獎勵等形式對科普工作予以切實的支持。
作為開展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科協是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在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中發(fā)揮著牽頭職責,而“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chuàng)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科技資源應該成為科普的“源頭活水”,各類學校和科研機構有著豐富的科教資源和完善的科研設施,而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科普資源和內容,有條件的可以探索科研實驗室對公眾開放,這將有助于讓公眾了解前沿科技,培養(yǎng)公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時也將更進一步推動科研與科普的有機結合,實現“雙向奔赴”??破諔摮蔀槠髽I(yè)的社會責任,企業(yè)也應該提高對科普重要性的認識,并且在相關工作環(huán)節(jié)納入科普的有關內容和要求,通過科普的形式有助于提高企業(y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公眾對相關品牌和產品的認知。
一直以來,媒體都是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社交媒體時代,科普更需守正創(chuàng)新,一要守住科學性是科普的靈魂這一原則和標準,二要創(chuàng)新各種傳播形式和方式,同時要加強優(yōu)質科普內容的供給力度,讓公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到科學、可信的內容。科技工作者被稱為科普的“第一發(fā)球員”,他們不僅是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發(fā)現者、生產者、創(chuàng)建者和弘揚者,更應該是傳播者。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打破科技工作者做科普的四不“窘態(tài)”,改善他們做科普的方式、方法、技巧,并且提升科普能力,讓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真正發(fā)揮效果。
科普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公民個人身上,目的是讓公眾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識,并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而作為公民個人,需要把學習、掌握和運用科技知識變成自覺行動,用科學來指導個人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也是提升個人的科學素質。
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更需全社會共同承擔起這一責任,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科普網
審核:熊毅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