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成人性免费视频,午夜精品视频在线,亚洲第一区在线播放,六月婷婷久香在线视频,日日操夜夜爽,天天做夜夜操

首頁>>時政要聞>>凝心聚力新時代 昂揚奮進新征程——20

凝心聚力新時代 昂揚奮進新征程——2017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發(fā)布時間:2018/1/17 13:48:13 瀏覽:419
[摘要]凝心聚力新時代 昂揚奮進新征程——2017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新時代,號角嘹亮;新征程,催人奮進。

2017年,歷史的坐標注定銘記,黨的十九大舉旗定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航中國。

一年來,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緊緊圍繞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這條主線,牢牢把握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用更響亮的主旋律、更強勁的正能量,進一步激勵全省人民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提供了有力思想輿論保證和良好精神文化條件。

  高舉一面旗幟

  讓新思想根植四川大地

指引一艘巨輪破浪前行的,是前方的燈塔;帶領一個民族闊步前進的,是高舉的旗幟。

旗幟引領方向。我省始終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成為引領治蜀興川各項事業(yè)的思想旗幟、精神旗幟。

白雪皚皚的川西高原,學習的熱度在爐霍縣仁達鄉(xiāng)格色村村民活動室中升騰,村支書擁洛給在家的黨員群眾講解、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近了看我們村,遠了看四川藏區(qū),發(fā)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要緊跟習近平總書記,維護核心、忠誠核心。”擁洛的話,讓大家不住點頭。活動室的墻上,懸掛著鮮紅的黨旗,交流中,豁然開朗的笑容洋溢在有著“高原紅”的臉上。“新思想很博大,就要時時學,只要有空,我們就組織大家學習。”擁洛說。

新的思想唯有被干部群眾掌握,才能迸發(fā)強大的力量。從高原到平原,從山區(qū)到丘陵,我省掀起用新思想武裝頭腦的熱潮,成為四川大地上最嘹亮的主旋律、最昂揚的精氣神。

“聆聽省委書記到我們身邊開展的宣講,心里更亮堂了!”成都高新區(qū)桂溪街道雙吉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高琴英對2017年11月15日省委書記王東明來到干部群眾身邊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印象深刻。王東明在調研社區(qū)治理情況后,針對雙吉社區(qū)治理實際,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有關內容融會貫通,娓娓道來。

以上率下,各級領導帶頭講、黨委宣講團集中講、基層黨組織同步講、專家學者闡釋講,發(fā)揮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帶頭示范作用,組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全面覆蓋,我省成立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高規(guī)格”的宣講團,省委書記任團長,10名省委常委擔任分團長,到田間地頭、廠礦企業(yè)、學校社區(qū),帶來300多場直達百姓心頭的“及時雨”。黨的十九大后,我省及時安排部署黨的十九大文件及學習輔導讀物的組織發(fā)行和學習宣傳使用工作,發(fā)行數量達630多萬冊、位居全國前列。藏區(qū)彝區(qū)“馬背宣講隊”“摩托服務隊”開展多語種宣講,組織漢藏雙語宣講團(小分隊)開展各類宣講1500余場。

更好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必然要求深化理論研究闡釋。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重大成果,深入研究闡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省委領導帶頭撰寫理論文章,專家學者聚力研討,啟動全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建好建強理論陣地平臺。

  喊響一個聲音

  讓主流輿論更加充沛

“大涼山大有希望!”1月14日,站在“懸崖村”——昭覺縣支爾莫鄉(xiāng)阿土列爾村,彝族小伙子拉博通過直播平臺向網友表達著自己的心聲。當天,四川日報記者跟隨拉博腳步,一起攀上鋼梯走進村子,感受當地的發(fā)展脈動,直面“懸崖村”蝶變。這場直播,通過“直播四川”主體賬號推廣到川報觀察、鳳凰新聞客戶端、一直播等平臺,吸引了60余萬網友的觀看。

“大有希望”的背后,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這里的關懷和牽掛,是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只爭朝夕、攻堅克難的努力。這句“大有希望”的聲音里,是響亮的主旋律、強勁的正能量。

2017年是大事之年、關鍵之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四川聲音,是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zhàn)線的職責使命所在。

人民網日前統計的一組數據耐人尋味,在2017年上人民日報頭版最多的省份中,四川位居第二,高達36條。一年來,“人民日報點贊四川”“《新聞聯播》關注四川”已經成為朋友圈中的熱詞。在媒體觀察者看來,這彰顯了堅定貫徹中央部署,一心一意謀發(fā)展的底氣和信心,全省上下凝聚著一股向上的精氣神。

黨的十九大代表、雅安市蘆山縣委書記宋開慧保留著去年10月10日到16日的《四川日報》,“向總書記報告系列報道氣勢恢宏,充分表達了災區(qū)人民的心聲,相信也是所有四川人的心聲。”

傳遞9100萬四川人民的心聲,在省委宣傳部的統一指揮下,省級主流媒體推出深度報道,以強烈的版面語言、視覺效果鮮明體現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特別是四川日報以34個整版推出的《向總書記報告》大型系列報道和《向總書記報告:四川砥礪奮進的5年》特別報道,四川電視臺以總時長66分鐘推出的6集專題報道《萬里寫入胸懷間——習近平總書記與四川》,在全國省級黨報黨臺的同類宣傳中獨樹一幟。在人民日報四川分社副社長劉裕國看來,四川媒體喜迎黨的十九大的報道站位高遠,氣勢磅礴,是一場“寬正面、大縱深”式的出色戰(zhàn)役性報道。

而媒體融合步伐的加快,讓新聞在這場戰(zhàn)役中有了更具深度的穿透力。瞄準網友關切,川報觀察、四川觀察精心制作推出《總書記說四川話 你聽過嗎?》《總書記說了這一句 大家都在喊“安逸”!》等新媒體“爆款”產品,充分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和力,拉近了習近平總書記與老百姓的距離,點擊率累計超8000萬,被中國記協評為黨的十九大期間全國最受歡迎的100個新媒體“爆款”產品之一。

中央媒體的高度關注,讓嘹亮的主旋律氣勢更加充沛,奏響新時代四川發(fā)展的最強音。人民日報推出8個整版的《砥礪奮進的5年·四川篇》,中央電視臺推出時長1小時45分鐘的《還看今朝·四川篇》,反響強烈。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媒體也把強勢關注的目光投向四川改革發(fā)展進程。一年來,我省精心組織迎接黨的十九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國兩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等重大主題宣傳,圍繞我省全面創(chuàng)新改革試驗、脫貧攻堅、綠色發(fā)展等主題,協調中央主要媒體推出涉川報道9800余篇(條),高密度點贊四川工作特色亮點,有力印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輝煌成就。

  凝聚一種力量

  讓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偉大斗爭需要眾志成城,偉大工程需要堅定一致,偉大事業(yè)需要聚力推進,偉大夢想需要同心共筑。

美好藍圖催人奮進,而征服新的雪山草地,需要強大精神力量的匯聚、支撐。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面對治蜀興川的繁重任務,我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弘揚,凝聚了團結奮進、砥礪前行的強大力量。

這種力量,讓奔波在公益路上的成都云公益發(fā)展促進會秘書長傅艷感到溫暖。“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務隊伍,真的是匯愛成川,力量無限。”近年來,她帶領云公益發(fā)展促進會開展“促進社會力量有序參與困境兒童救助”系列項目,共聯動發(fā)起機構175家,志愿服務達40萬人次。去年,她獲得第四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

這種力量,讓瀘州市龍馬潭區(qū)紅星街道文明勸導員龍仕明感受到變化。“以前嗓子喊破別人不聽,還要被誤解,現在車子禮讓行人,大家過馬路都走斑馬線。”瀘州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以來,龍仕明的工作從原來的“看黑臉”變成現在的“迎笑臉”。去年,瀘州成功位列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這種力量日用而不覺,如空氣一般就在大家身邊。走進有百年歷史的成都悅來茶園,印刻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楹聯、宣傳板等,巧妙融入茶館空間。一些優(yōu)秀傳統劇目,經過全新編排、提煉、升華,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喝茶、聽戲中就能接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這種方式我們喜歡。”成都市民吳榮溥已是這里的??汀?/p>

這種力量,在歷史基因中汲取營養(yǎng),在創(chuàng)新求變中浸潤時代精神。“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可以當歷史來研究的,他的價值,越到后世越重要。”去年以來,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一直在醞釀以杜甫為對象的長文。而隨著“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工程”的全面啟動,蘇東坡、杜甫、李白、諸葛亮、武則天、大禹等歷史名人將在作家們的筆下、紙上,穿越時光“活”起來。

立足實際傳承弘揚,去年以來,我省大力推動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著力構建優(yōu)秀傳統文化研究闡發(fā)、保護傳承、國民教育、宣傳普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播交流“6大傳承發(fā)展體系”,出臺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工程的意見,深入挖掘四川歷史名人思想文化資源及其當代價值,推出大禹、李冰、落下閎等首批10位四川歷史名人。同時,四川把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納入全省宣傳思想工作目標考核評價體系和《四川省文明城市測評細則》《四川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測評體系(試行)》考核內容。

  夯實一個基礎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

在成都工作、生活十多年,文化愛好者袁靜發(fā)現現在流行一個獨特現象:有一種排隊,是為了火鍋之外的“精神食糧”——看展。哪怕正值嚴冬,天府之國的看展熱度不減。

1月7日,“梵天東土并蒂蓮華——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展出的最后一天,近3000名觀眾趕到四川博物院觀展。這場以印度和中國的150多件佛教造像雕塑精品為主的展覽,共吸引了20萬觀眾現場觀展。

“元旦去看的,還需要排隊,大家熱情高。”袁靜已經習慣了“排隊”。去年觀看另一場在成都舉辦的展覽“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她也是和家人一起排了隊。

這場被稱為“絲路展”的特展,創(chuàng)造了108萬人次的觀展紀錄,在互聯網上逾2000萬網友就此話題展開互動,演繹了一場“現象級”文化盛宴。“曾經我們最擔心因‘絲路之魂’展起點太高,后繼乏力?,F在看來,博物館的熱度、人們對高端文化的需求,遠遠超出了業(yè)內人士想象。”談起這場“絲路展”,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滿是感慨。2017年,堪稱川人大飽文物眼福之年。從“絲路展”開始,成都各博物館精品大展超過10個。博物館,正在成為四川人的文化客廳。

“客廳”內,透著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四川將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作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礎性工程來抓,推動文藝出版精神創(chuàng)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穩(wěn)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蓬勃發(fā)展文化事業(yè)。

日前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的電視劇《天下糧田》,讓以劉統勛為代表的正直大臣形象深入億萬觀眾人心。這是2017年第3部“四川造”電視劇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四川造”電視劇接連在央視“霸屏”,電視熒屏上的“四川現象”引人注目。

去年以來,我省組織實施振興四川影視、振興四川出版等工程,圍繞重要節(jié)點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的藝術作品,紀錄電影《二十二》創(chuàng)造中國電影紀錄片票房第一名并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特別獎,電視劇《我的1997》《索瑪花開》《天下糧田》等多部主旋律影視精品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并引發(fā)廣泛關注,電影《十八洞村》《家園》、話劇《趙一曼》、歌劇《彝紅》、川劇《還我河山》等收獲好評,33部作品獲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我省出版經濟規(guī)模重返全國前十,新華發(fā)行集團重回“中國文化企業(yè)30強”,組織實施《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巴蜀全書》《劉詩白全集》等重大出版精品工程,推出《紅船》《太空日記》《我的199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當代中國發(fā)展》等一批精品圖書。

圍繞脫貧攻堅這件“頭等大事”,聚焦“四好村”創(chuàng)建目標,去年初,我省啟動實施“千村文化扶貧行動”。一組數據彰顯空前力度:集中推進3700個貧困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送演出下鄉(xiāng)3000余場次,新創(chuàng)全國文明村鎮(zhèn)77個、省級文明村鎮(zhèn)100個,通過“網絡扶貧計劃”培訓貧困群眾超過16萬人次,創(chuàng)建首批文化扶貧示范村236個……打造了四川文化扶貧升級版。

一年來,我省堅定不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建立省屬國有文化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及辦公室,制定《省屬國有文化企業(yè)負責人“雙效”業(yè)績考核及薪酬管理辦法(試行)》;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基本貫通,全省文化及相關產業(yè)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續(xù)增長,我省文化事業(yè)文化產業(yè)的服務力生產力逐步提高,人們更加充分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

  原標題:凝心聚力新時代 昂揚奮進新征程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