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發(fā)展重在整合資源
“互聯(lián)網+”催生融媒體的新業(yè)態(tài),助力傳統(tǒng)媒體由資源分散向資源集中、由互不相連向彼此疊加、由單一傳播渠道向立體傳播渠道的融媒體方向發(fā)展,不斷拓展生存空間,紛紛成立融媒體集團或集群漸成趨勢。
競爭靠實力 實力靠規(guī)模
167847873.jpg
目前,一些發(fā)達國家傳播格局實行媒體并購與重組,整合融媒體資源,正由以往多家報刊臺網向一家一報一刊一臺一網融媒體發(fā)展,最終將迎來融媒體資源整合集團化的新時代。以美國為例,融媒體資源整合是美國媒體集團求生戰(zhàn)略和市場運營的關鍵一招,每個集團內均成立融媒體中心,由其派記者現場采訪制作的新聞產品供自己集團所屬單位傳播選用。
u=2217170877,3016270283&fm=21&gp=0.jpg
競爭靠實力,實力靠規(guī)模。就規(guī)模與實力看,發(fā)達國家的一個集團一年的銷售額動輒上百億美元,而我國最大的出版集團,才剛剛突破百億元人民幣的大關。面對咄咄逼人的新形勢,如果不重構融媒體資源,輿論宣傳工作就難以爬坡過坎兒,難以實現質的飛躍。我們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集團觀念,以觀念引領融媒體資源整合,以新觀念、新認識、新思路推進各種融媒體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集成,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體化的組織結構、傳播體系和管理體制,打造真正的、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輿論宣傳工作的“旗艦”。
366d9a21-af2d-4565-aa84-17cb4981e77b_size145_w554_h339.png
近年來,為改變媒體資源“小而全”“低而散”“內容重”的媒體格局,我國媒體資源整合出現兩種趨勢:一種是“內整”,盤活資源。一些傳統(tǒng)主流媒體為了擺脫受新媒體沖擊可能導致紙質報刊名存實亡的困境,彼此拉開內部資源整合的大幕,紛紛建立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報刊集團。另一種是“借力”,合力制勝。一些業(yè)務相近、資源相通、渠道相同的媒體單位,打破孤軍作戰(zhàn)的單打獨斗經營方式和地域、部門限制,跨地區(qū)、跨部門組建媒體集團公司,在兼并重組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
面對新挑戰(zhàn) 正視新困境
timg (3).jpg
我們在看到集團效應的同時,不能忽視面臨的新挑戰(zhàn)。從全國媒體資源整合的現狀來看,多數媒體資源整合單位還處于較低層次的徘徊,新聞生產集約化程度低,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媒體傳播生態(tài)現狀。
u=190037107,1567636293&fm=21&gp=0.jpg
一方面,媒體資源整合“大而不強”:截至目前,我國已組建120多家新聞出版企業(yè)集團,49家涉及新聞出版業(yè)務的企業(yè)集團成功上市。雖然他們當中一些通過媒體資源整合后規(guī)模變大了,但還沒有做實做強,存在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相對封閉的體系所造成的思想觀念局限,甚至機構臃腫、資源配置低下、結構松散、管理粗放。更有甚者,集團所屬單位內部競爭激烈,彼此封鎖信息源等。另一方面,存在資源配置分散、各自為戰(zhàn)的情況。當前,全國從事輿論宣傳的單位主體較多,既有報紙刊物,又有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單位,雖各具特色,但也存在資源配置分散,影響著輿論宣傳整體層次和品質的提升。有的單位間溝通合作不夠深入,雖在一些重大報道選題上能夠做到同頻共振,但資源不能共享、聯(lián)合策劃較少;一些單位的輿論宣傳產品在目標受眾、內容生產方面存在交叉重復,造成資源浪費。
timg (5).jpg
同時,新媒體傳播渠道多元,信息技術含量低。大多數傳統(tǒng)媒體都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網站,將其作為傳統(tǒng)媒體內容的另一個傳播平臺而存在,報刊網臺互動只停留在表面層面上。一些傳媒集團或省會城市擁有不同的傳播載體,同一載體中也有不同的傳播終端,對同一新聞事件往往出現多家傳播內容的同質化。不同終端捷足先登搶先傳播的新聞產品,往往都是摘編、轉載紙報紙刊網絡版過時內容,缺乏原創(chuàng)性。
造融媒平臺 現集群效應
2016070509111451.jpg
面對融媒體發(fā)展的新階段,我們必須堅持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優(yōu)勢互補、一體發(fā)展原則,大力推進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而建立融媒體集團或集群或中心,統(tǒng)籌管理新興媒體傳播終端出口,有利于傳統(tǒng)媒體積極主動適應融媒體發(fā)展的新理念、新認識、新思維,保持自身的內容為王優(yōu)勢,解決新興媒體平臺分散經營、建設投資較大,傳播終端出口較多、縱橫交錯、相互交叉重疊等問題,避免新聞內容生產重復傳播,克服同質化發(fā)展的傾向。
201401171420416947.jpg
通過建立相關規(guī)章和合理的組織架構,使新聞產品在集團或集群或中心的不同載體和終端上得到合理分配,由各載體和終端對信息資源進行合理使用,可盡快解決新媒體獨立發(fā)展、各自為戰(zhàn)、技術平臺不能共享等問題。
timg (2).jpg
當然,搭建平臺,必須打破現有各媒體資源分散、封閉經營、管理粗放的模式,堅持以大帶小、以強帶弱,以主流媒體為龍頭分別成立融媒體集團,集團下設經過資源整合的互相關聯(lián)的不同媒介業(yè)態(tài),明確各自功能定位,統(tǒng)一規(guī)范、集中管理,共同開發(fā)共享使用資源,整體壯大報刊臺網實力,提升報刊臺網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大編輯、大策劃平臺,一支強大的媒體融合型編輯記者隊伍,一套高效的采編團隊之間的協(xié)調機制。要重構輿論宣傳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信息系統(tǒng),建立統(tǒng)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臺,實現新聞信息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要加大編輯記者培訓的力度,通過短期培訓、崗位交流、院校學習等途徑,使記者掌握從不同傳播載體和終端的角度進行采訪、報道的技能。
u=4135434637,2652910748&fm=21&gp=0.jpg
同時,還要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推進新聞生產,開發(fā)統(tǒng)一的、共享的輿論宣傳內容生產大數據庫,把報刊臺網資源全面整合在一個數據庫平臺上,優(yōu)化媒體內容制作、存儲、分發(fā)流程,實現一條新聞內容生成后立即放入大數據庫系統(tǒng)內,報刊臺網、微信、微博、手機報、客戶端編輯記者都可以同時從后臺選擇符合自己的新聞產品。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